一.概述
近年来,在丰富城镇居民的“菜篮子”工程顺利实施的同时,也带来了大量的畜禽粪便、粪水等废弃物污染环境的突出问题。据初步统计,目前我国每年禽畜养殖场、区排放的粪便及粪水总量超过17亿吨,再加上冲洗水,实际排放的污水总量还远远超过这个数字。如此多的禽畜粪便没有资源化利用而直接排放,不仅污染了养殖场周围地面环境,同时也污染了地面水环境。
畜禽养殖业带来的污染物主要有畜禽养殖场有机废水、粪便、恶臭、致病微生物、饲料添加剂中的抗生素,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转基因生物污染。养殖业的粪尿排泄物及废水中含有大量度的有机物、氮、磷、悬浮物及致病菌,并产生恶臭,污染物量大而集中。这些排泄物如果不按国家规定标准处理,势必对周围的水源、土壤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,从而成为社会一大危害,同时也使宝贵的肥料资源、能源白白浪费。
二.项目建设的必要性
1.畜禽粪便中含有多种污染因子对环境的危害极大,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刻不容缓。(1)水体污染。未经处理排放的粪便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,其中化学耗氧量(COD)高达3—8万毫克/升,成为高浓度的有机污染源,排入江河湖泊后,恶化水质,导致敏感水生物死亡。其有毒、有害成分渗入地下还可造成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,溶解氧减少,使水体发黑、发臭,丧失使用功能,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,甚至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。(2)空气污染。畜禽粪便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,可分解释放出氨气、硫化氢、甲烷等带有酸味、臭蛋味、鱼腥味的刺激性气体,大部分的规模化养殖场周围臭气冲天、蚊蝇成群,对养殖场周边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。挥发到大气中的氨气还可引起酸雨,影响农作物的生长。(3)传播人畜共患病。由于畜禽粪便中的污染物含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、寄生虫及孳生的蚊蝇,会使环境中病源种类增多,菌量增大,病原体和寄生虫大量繁殖,导致人、畜传染病蔓延。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病有90多种,这些人畜共患病的载体主要是畜禽粪便及排泄物。不少畜禽养殖场与居民稠密区混杂,一旦发生疫情,后果不堪设想。
2.治理畜禽粪便污染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基本国策,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,治理环境污染,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。我国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,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,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。通过“能环工程”建设,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,促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,既解决污染问题,又改善土壤质量,从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。
3.对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,是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、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。我国政府在“2010年远景规划”和“中国21世纪议程”中,都将发展生态农业、利用农村能源和保护农村环境放到了重要位置。畜禽养殖业作为我国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,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,必须着手开展畜禽粪便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,这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,也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三.废水的来源及主要污染物
养鸭废水的来源主要是鸭舍得鸭粪及其冲洗废水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,进入水体后,严重首先使水质浑浊,水色变黄,气味变臭。鸭粪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污染物,多数含氮化物被氧化成硝酸盐,其中一部分滞留在表土层,另一部分则渗入地下,日积月累则会污染地下水源。含磷过多的污水流入河沟和池塘,使水体富营养化,可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肆繁殖疯长,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并产生多种毒素,直接影响鱼类生长。同时养鸭饲料中添加有不可消化的物质,导致污水的悬浮物含量也严重超标,鸭子的羽毛混杂在污水中,也给污水的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。
其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如下表所示:
污染物 COD BOD SS 氨氮 TP
浓度( mg/L ) 4000 2000 1000 600 40
根据环保局要求,畜禽养殖污水出水水质需达到《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 GB18596-2001 ),具体数值如下:
污染物 COD BOD SS 氨氮 TP
浓度( mg/L ) 400 150 200 80 8
四.工艺流程
养殖污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,若按常规的方法处理,则投资大、工艺复杂、管理困难、运行费用高,且处理效果并不理想。污水宝根据养鸭场废水的水质特性,结合设计规模,出水要求,当地的实际条件,为达到对水的循环再利用和节能减排的效果,提出了固液分离—厌氧生物技术和生态循环利用模式。